【頭條】淮安區這個地方曾經可牛了!
七十九歲的原淮安植物油廠廠長賈德章,指著堂子巷大橋古運河東堤下的一大片土地說:以前這里是沿河街99號,淮安植物油廠就在這里。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城市居民糧、油定量,農村戶口更是少的可憐,很多人家燒菜只是用布沾點油將鍋潤一下。改革開放前,植物油廠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就是牛X一樣的存在。這是堂子巷里的油廠門市和浴室,在改革開放初期,農民分田到戶后,堂子巷里多了四鄰八鄉換油、換掛面的農民,他們會將收獲的麥子和菜籽用自行車馱到油廠門市換點掛面和油,或者買點菜籽餅回去養豬喂魚。
國營淮安植物油廠是當年華中局的紅色企業,早期和淮安米廠為一家,在阜林淮安一帶蘆葦蕩中為解放戰爭提供后勤支援,解放后從淮安糧食加工廠分出成為淮安油酒廠,六五年左右淮安油酒廠又拆分成國營淮安植物油廠和國營淮安酒廠,油廠屬于糧食局,酒廠屬于輕工業局。一九六八年賈德章作為油脂專業的大學生被分配到淮安植物油廠當技術員,他經歷了淮安植物油廠的興衰沉浮。
這是改造過的油廠的清雜車間,六十年代的油廠都是土法榨油,菜籽和豆子,要經過清雜、軋胚料。以前的清雜廠間,設備簡陋,就是一部自制的振動篩,工作起來塵土飛揚。
胚料需要上土鍋蒸籠蒸,桶下爐火熊熊,蒸桶需要蒸到七、八十度的高溫,由工人抱著將一桶一桶加熱的胚料,再送到壓餅機中壓胚成餅,然后放到土法榨油機上,用杠桿拉,用木楔擠壓出油,工人們在高溫、高強度的環境下,整個油廠榨油車間的工人上班都是赤身祼體,雖然是國營植物油廠,就是國營鐵飯碗,但是因為太苦,在六十年代,也招不到工人,在職的工人也傷病不斷。
土法練油,工作環境惡劣,出油率也低,油質還不好。當時的糧食局局長鐘子正坐不住了,到油廠開會,要求改進落后的生產工藝,于是在一九七0年,榨油技術改造開始啟動。
一九七一年新建了鍋爐車間,改造了最苦的榨油車間,他們將土法榨油改成了螺旋榨油,徹底解放了榨油工人,這個車間他們稱之紅車車間。紅車車間讓工人們找回了尊嚴,工人們再也不需要赤身祼體地上班。
圖片左面的一排房子就是紅車車間,這里也做過堆放油菜籽的倉庫,圖片的右面是油廠的掛面車間,油廠同時也生產掛面,七十年代面條和油一樣金貴,不少人只有生病了才能吃上一口面條。
榨油的產量上去了,但榨出的油需要一桶一桶地用土鍋熬,用鏟子攪拌、再用勺子一勺一勺的舀出熬好的油,然后用小桶拎去稱重入庫,煉油車間成了生產上的瓶頸,1973年,煉油車間在鐘局長的關心下,繼續深化改造。
賈德章老廠長告訴我,油廠改造那一陣,鐘局長幾乎每周都要來廠過問進度,姜元洪副局長經常親自帶領他們跑省糧食廳解決問題,油廠在鍋爐車間的東面新建了煉油車間,榨油車間的原油直接通過管道進入幾米高的煉油鍋,攪拌機代替了鍋鏟,蒸汽代替了煤炭,用鹽去除磷子,用燒堿去除酸,出庫也通過管道輸送到儲油罐。工廠也開始贏利。這個有樓梯的車間就是煉油車間。
煙囪這兒是油廠的鍋爐車間,油罐是油廠的成品儲油罐。
經過改造后的榨油車間產量上去了,但是物理提煉還會造成油的浪費,提煉后的一百斤菜籽餅中,還有5斤剩油無法榨出,一九七八年淮安油廠又進行了第三次改造,他們用的50噸平轉式浸出器規模和先進性走進了當時全省第二的行列。
這里是油廠的經營部和會計室,經營部負責油菜籽的收購、結算。
水塔現在已很少見了,油廠緊靠大運河邊,運河水為油廠提供了生產、生活用水。
油廠有了自己的幼兒園、衛生室、浴室、籃球場、食堂,工人們的小孩可以在廠里免費上托兒園,職工享受免費醫療、工人們午飯可以帶米,食堂免費蒸飯,下班了也可以在廠里浴室洗把澡,廠里還有自已的籃球隊和宣傳隊。
油廠還利用廠里的菜籽餅建起了養豬場,一年三節工人可以分到油、面粉、掛面、魚、肉等福利,廠里還建起了二棟職工宿舍樓和六排平房,老工人們還分到了住房。
淮安油廠嘗到了改革的甜頭,八十年代賈德章也當上了廠長,正當他雄心勃勃準備上馬調和油時,糧食局長換人,一朝天子一朝臣,賈德章也被調離,現實社會中有時候專業并不重要,贏利并不重要,群眾滿不滿意也不重要,領導滿意才最重要。
好景不長,2003年4月淮安植物油廠樹倒猢猻散,據有關工人回憶淮安油廠的改制并不透明,職工代表在投票過程中被私下說服、利益利誘。參加投票的職工代表全部留任,留下的職工本來憧憬著人少好分錢,誰知改制后的淮安市嘉恒油脂有限公司只發了工人幾個月的工資就關門停工了,改制成了最簡單的資產轉移。我能想到的一個詞就是雙輸。
這組照片是趙向東2012年在淮安油廠拍攝的荒涼場景,配電房里有工人家屬在理菜,我曾在這組圖片上留言:“國企不是毀在大鍋飯上,而是毀在鐵交椅上,讓那些緊跟領導而不是緊跟市場的人掌握工廠,豈能不食苦果”。
幾百元一年就買斷工人的工齡,改制呈獻給工人的并不是人民群眾的幸福感,任何時候老百姓的幸福感其實都不是來自于城市的霓虹,也不是城市的高樓,更不是文件里,電視上別人的家的幸福,而是實實在在的上得起學,看得起病、住得起房,是手里的菜籃子,桌子上的魚、肉、蛋,在那個年代更是如此,希望多少年后,我們回望這段歷史,能夠真心的說一句:我們曾欠他們,他們扛下了時代的包袱。
文:馮健 、圖片:趙向東淮安人網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歡迎轉發。
以前經常去打油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