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校園打鬧意外受傷 學校是否該擔責?
孩子在校園打鬧意外受傷學校是否該擔責?小孩子嬉戲打鬧是常有的事,有時候把握不好輕重便會造成較為嚴重的后果,如果發生在學校,學校是否要承擔責任呢?11月28日,清江浦法院審理了這樣一起案件。
吳某(化名)和趙某(化名)是市某小學同班同學,2018年5月一天下午,因為都要參加學校運動會,兩人在學校操場的運動器材上嬉戲玩耍,在打鬧中,吳某用腳踢到了趙某,導致趙某站立不穩從器材上摔下,門牙剛好磕到器材上,導致兩顆牙齒脫落。事故發生時,學校老師不在現場。受傷后,趙某先后在3家醫院治療,共支出醫療費3612元。
之后,趙某向清江浦法院提起訴訟,把吳某及其父母、學校作為被告,請求判決賠償醫藥費、牙齒更換費等約3萬元。
那么,學生在校期間受到意外傷害,到底責任如何劃分呢?
法院審理后認為,吳某用腳踢原告趙某致其摔倒,是趙某受傷的直接原因。根據吳某的過錯程度、侵害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及當地平均生活水平,確定其承擔60%賠償責任。由于吳某當時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且沒有單獨財產,依法應由其監護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故判決由其父母給付賠償。
庭審中,學校辯稱,其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常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事故發生后,老師及時聯系醫院并將學生送醫治療,學校盡到了教育管理責任,對本次事故沒有過錯。但法院認為,根據趙某、吳某在校內共同玩耍時情形,存在明顯的人身危險性,卻無老師予以制止,由此可見學校雖已盡到相應的安全教育義務,但未能全面履行管理和保護職責,存在一定過失,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法院酌情認定其承擔25%的賠償責任。
此外,事發時原告趙某作為一名接近10周歲的小學生,已具備相當認知能力和是非分辨能力,應能預見其將要參加活動的后果,故其對于自己的損傷也應承擔一定責任,其自己承擔15%責任。
轉載:淮海晚報
小孩子就像小樹一樣,該表揚表揚,該教育教育。 {:145_609:}{:145_609:}{:145_609:}{:145_609:} {:145_609:}{:145_609:}{:145_609:}{:145_609:} {:145_609:}{:145_609:}{:145_609:}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