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人過年有那些習俗
“糖瓜祭灶,新年來到。閨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婆子要吃新年糕,老頭子要戴新呢帽!边@首春節歌謠,生動地反映了舊時春節民俗。
清代《山陽縣志》記載了當時淮安人過春節的習俗:“正月元旦,夜半起,新冠衣,禮神拜祖考,燒燭焚香;以紅棗湯祀五瘟神。燃爆竹、柴薪、松枝于庭院,熾炭爐中。子弟仆從以次釋尊長”。
每年的農歷十二月初八臘八節,淮安有“過了臘八就是年”的習俗,臘八節拉開了春節序幕,淮安人要喝臘八粥,用小米、糯米、花生、蓮子、栗子、紅豆、紅棗、桂圓等煮成臘八粥,吃臘八粥祈求五谷豐登,這是淮安人民對來年的最美好愿望。
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日,灶王爺要升天,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匯報這一年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淮安人就會用“祭灶”儀式“賄賂”灶神,請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送走了灶王爺,臘月二十四也被稱做小年,小年通常被視為忙年的開始,家家戶戶都要掃塵,打掃房屋,清洗被褥、衣物,開始置辦年貨,辭舊迎新、迎祥納福。
貼春聯和貼掛浪,春聯又叫對聯、楹聯或門聯,掛浪是將五色彩紙剪成鏤空的吉祥圖案,貼春聯、掛浪都是一種祈福,人們將美好的愿望,寄托在春聯、掛浪中,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人壽年豐,在臘月祭灶之后,就可以貼春聯、掛浪了,因祈愿不同,春聯的內容也不同,比如大門、堂屋、廚房,甚至豬圈都可貼春聯,貼春聯要有敬畏之心,以示對貼春聯祈福的尊重。
大年三十是舊的一年結束,除夕夜有“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說法,有的人家會燒斗香,家中燈火通宵不滅,全家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吃餃子,一起守歲,辭舊迎新。
春節,大年初一,我們的生肖屬相從這一天開始算起,大家要穿新衣,穿新鞋,早上起來要吃湯圓和大糕,象征接財神和步步登高,家家走親訪友,互賀新年,恭喜發財。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會給壓歲錢,這一天忌諱掃地倒垃圾,人們認為掃地倒垃圾會倒掉財氣。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要帶著丈夫、孩子回娘家,淮安人稱“帶閨女”,這一天,親朋好友之間開始年飯吃請。
大年初五,稱之為“小年”,每年正月初五送窮神和祭財神,大年初五拜五路財神就是要收盡東南西北中五路之財,寄托了淮安人民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初五淮安還有個風俗就是上墳祭祖,以示不忘根本。 和我這里一樣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