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打假):乾隆皇帝究竟到沒到過清江浦樓?
魯迅先生曾講過一個段子:一個炎熱的正午,一個農婦在地里干活,忽然她想到如果自己是皇后娘娘該有多快活啊,午覺醒來就叫宮女:“大姐,拿個柿餅來”,貧窮限制了農婦對皇后娘娘的想象。 最近看到一篇介紹運河小知識的某官方公眾號,它是這樣介紹清江浦樓的:“明清時期,清江浦樓屹立于里運河畔, 素有“七省咽喉,京師孔道,南船北馬,五河要津”之稱,南來北往的船只,皆以清江浦樓為方向標記。乾隆帝南巡,幾乎每次都視察清江浦樓,”說實話這個作者就像那個農婦一樣,自以為是地認為乾隆皇帝沒見過世面,會對這個清江浦二層小樓情有獨鐘。 雍正7年,清江浦樓才建,明朝時根本就沒有清江浦樓,那句:“明清時期,清江浦樓屹立于里運河畔”,顯然是滿嘴跑火車,胡扯慣了。估計這位作者也實在拿不出什么文物古跡了,靈機一動,讓清江浦那個不起眼的二層小樓,屹立在了清江浦,不過你能告訴我,這個清江浦樓又是怎么指示方向的呢,難道清江浦樓"屹立"在運河的一個十字路口嗎?根據《民國淮陰志征訪稿》記錄,乾隆皇帝每次南巡視察的是淮陰區河工工地,說每次視察清江浦樓,只不過是另一個“農婦與柿餅”的故事罷了。
其實對待歷史問題,我們不妨了解一下那個時代的人對城市的描寫,總好過那些唾沫亂飛的吹牛, 有一個常駐清江浦的明代東河船政同知方尚祖,他為我們描寫了明代的淮安府城的山陽縣城和山陽縣的清江浦鎮,我們一起學習一下,或許可以讓某些文史專家們稍許改變一點夜郎自大的習性,《清江浦》:“高臺縱目思悠悠,排注當年勝跡留。樹繞淮陰堤外路,風連清口驛前舟。晴煙暖簇人家集,芻挽均輸上國籌。最是襟喉南北處,關梁日夜駛洪流”。運河雖然繁忙就像是高速公路上川流不息的汽車,你看看就好,那都是人家的,難不成你還能說:看,這路上跑的車都是我家的。很顯然這首《清江浦》的詩中的“最是襟喉南北處,關梁日夜駛洪流”無疑指的是淮陰區清口一帶,對待歷史,希望我們有些專家,不能左手碰瓷淮陰區,右手碰瓷淮安區。
這是一張明代畫家錢穀、張復合畫《水程圖》中的淮安府城的西門,方尚祖的《詠山陽》是這樣描寫的:“萬派朝宗抱郭紆,平山兀突獻奇孤。春融煙火熙城市,浦闊魚龍避舳艫。漢代藩封聯北地,永嘉文物溯東吳。海邦直控江淮勝,襟帶分明一奧區“。而一首《頌淮安》卻是這樣描寫淮安府城的:”楚淮運湖襟相連,夏商漢吳作汴京,鹽帆飄展漕運盛,客賈往來出圣賢“。當“清江浦”剛剛“晴煙暖簇人家集”的時候,山陽城早已是人煙稠密的中心(奧區)城市,“萬派朝宗”和“平山兀突”什么意思?說的是淮安府城對于其它城市而言就是高山仰止,讀一讀這些詩,確實有助于了解城市之間的隸屬關系和城市地位。
不過這個專家有一點沒騙人,畢竟確實這座二層小樓能代表當時清江浦的城市水準,只是希望那些所謂的文史專家在無底限放大清江浦歷史的同時,能用邏輯思維對待清江浦樓,畢竟天花亂墜的歷史總要和所遺存的文物相對等,你說對不!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