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這十年|安全為基 篤實發展
編者按
十年春華秋實,十年砥礪奮進。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蘊藏著淮電人奮進的十年、實干的十年、追光的十年。黨的十八大以來,國網淮安供電公司不斷篤實黨的建設、筑牢安全生產、做強電網建設、深化優質服務、護航綠色發展……在廣袤的江淮大地上繪就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電力畫卷,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筑安全生產之基,亮萬家幸福燈火。黨的十八大以來,國網淮安供電公司始終牢記安全生產是企業生命線,通過基礎夯實、技術升級、設備更新,全力守護電網運行安全、電網設備安全、職工人身安全,在地方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進程中寫下一筆筆濃墨重彩的淮供華章。
創新鑄就電網大腦 奮斗篤實安全基調
用電量和負荷情況能較為直觀的反映地區經濟水平。十年來,淮安地區全社會用電量由134.78億千瓦時增長至228.7億千瓦時;電網最高負荷由236.35萬千瓦增長至502.8萬千瓦;最高日供電量由4486萬千瓦時提高至10242萬千瓦時,平均增速分別達6.1%、8.8%、9.6%,助力地方經濟實現跨越與騰飛。
負荷迅猛增長的形勢,給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帶來了更高要求。公司持續以創新引領生產運行,10年累計榮獲省部級及以上科技進步獎8項,一項成果獲2022年國網公司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22年10月15日,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值班人員密切監視電網運行狀態,守護電網安全。
此外,10年間,公司還實現了多項首創性成果。2017年,“智能變電站二次安措防誤及在線校核系統”成功在220千伏范集變應用,填補國內該領域空白。兩年后,全國首套全功能應用型就地化保護在110千伏振豐變投跳閘正式運行。今年,公司又在全省范圍內率先實現保護裝置定值“一鍵式”寫入,實現站端和調度端對定值的秒級“雙核對”。
新能源高比例接入,是淮安電網主要特征之一,該特征對電網無功電壓智能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2018年,公司在全國首次建成新能源參與的AVC控制系統,并在次年打造省地兩級人工智能平臺,“電網腦”在全國范圍內首次實現將人工智能技術用于地區電網無功電壓控制,實時解決了電網電壓越限、網損優化等問題。2021年,公司建立“云邊端”協同控制體系,國內首創毫秒級精準控制逆變器。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國內多點散發的防疫形勢嚴重威脅到淮安電網指揮系統正常運行,公司調度系統先后3次累計204人次、112天封閉值班,處理事故98起,設備缺陷126起,有效保障調度系統持續高效運轉,全面保障淮安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輸電線路安全可靠 線路通道隱患可控
10年間,淮安地區110千伏以上輸電線路數量、里程分別提升92%、109%。為保障輸電線路安全可靠,線路通道風險可控,公司建立起屬地聯動防線路外破機制,在各供電所部署屬地護線員,并發動線路通道周邊居民成為群眾護線員,成功建立起線路安全防線。
淮安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季時常發生強對流等極端天氣,導致線路通道周邊風箏、氣球、大棚薄膜等異物易發生掛線,給線路安全帶來不小挑戰。直到2017年,淮安有了“激光大炮”,可定點清除電網附著異物,大幅提升此類業務處置效率。截至目前,公司累計使用該設備處置掛線異物約200起,相較人工清除異物,平均降低處置時間2.5小時左右。△2022年10月1日,公司輸電運檢中心成功消除500千伏任上線絕緣子發熱故障。
2018年,220千伏輸電運檢業務優化調整。同年,公司投運輸電智能可視化系統,對線路及通道進行24小時監測,大幅降低線路及通道安全監測對人工巡視的依賴。截止目前,在淮安境內130余條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上,公司累計安裝超5000臺監控設備,并于今年2月底,結合無人機激光點云技術,實現了通道隱患厘米級精準測距,讓通道隱患無可遁行。今年,公司試點利用輸電可視化系統,提前介入安瀾-雙龍π入戴樓220千伏輸電線路工程驗收,使線路通道隱患成功消除在建設階段。
此外,公司還組織一線員工加入淮安市多個吊車業務聯系群,定期向群內吊車司機科普,并為他們線下作業提供現場技術指導,收獲吊車司機與社會各界廣泛好評。
2021年底,500千伏輸電運檢業務優化調整,公司輸電運檢業務能力再上臺階。截至目前,淮安地區220千伏及以上線路已實現連續45個月零外破。△2021年12月17日至20日,公司組織人員對跨越新長鐵路的220千伏旗新/朱新線59號至61號塔段實施改造。
變電運維日趨智能 檢修水平提升顯著
2013年12月18日,淮安盱眙有了第一座室內GIS智能變電站;次年1月21日,市區首座110千伏智能變電站成功投運。智能變電站實現零的突破,帶來變化不僅是從有人值守到無人值守,同時也大幅提升了站內保護裝置性能和運行可靠性、事故反應能力。
10年來,全市變電容量已由4079兆瓦增至14204兆瓦。變電容量,變電站數量增多,意味著檢修業務量也在迅猛增長。2014年,公司提出“工廠化”檢修概念,將變電站內需檢修的設備直接更換,待修設備則運回檢修工廠集中檢修。這樣的處置方式大幅降低了檢修工作停電時長,同時也讓年輕員工有了充分接觸設備的時間與機會,并提升檢修質量。
電力是經濟的晴雨表。自黨的18大以來,淮安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迅猛,用電需求不斷提升。同時隨著2018年,220千伏變電運維、檢修業務優化調整,站點多、人手少、路途遠,變成當前變電工作的主要矛盾。對此,公司雙管齊下,分別于2021年5月在市區負荷中心站、市郊偏遠站部署變電站智能運維機器人;于今年3月在全市220千伏變電站部署變電站高清視頻巡檢系統,共同實現站內設備安全運行、運維工作減員增效。△2022年7月18日,公司變電檢修中心工作人員完成110千伏華莊變刀閘發熱消缺。
2021年9月,清河集控站正式掛牌成立,公司開啟了“無人值守+集中監控”的變電運維新篇章。該集控站使監控與運維班組更加緊密的聯系在一起,通過充分應用智能巡檢機器人、高清視頻、智能輔助系統、紅外在線檢測等智能手段,不斷推動傳統人工逐步向智能協同轉變,逐漸形成了“數字化核心班組”。今年3月31日,公司在清河集控站利用新一代集控系統順控調用功能,實現110千伏缽池變遠程啟動。
隨著基層基礎基本功不斷夯實,公司開始部署變檢自主實施項目,補足基層班組業務能力短板。在今年500千伏變電運檢業務優化調整后,公司變電運維、檢修能力業務范圍進一步擴大,相應能力也進一步提升,并在500千伏安瀾變調試、檢修工作中得到印證。
帶電作業蓬勃發展網格管理繪就藍圖
公司不停電作業能力一直處于省內靠前水平。早在2001年,就已經自主開展過帶電熔斷器更換;2019年,更是在全省范圍內率先實現了20千伏線路不停電作業,相關技術在全省得到推廣。
長久以來,公司一直秉持“不停電才是最好的服務”理念,堅持“能帶電不停電”服務宗旨,為淮安地區電力用戶提供優質可靠的供電服務。△2022年8月14日,在10千伏范集線外破搶修現場,公司不停電作業中心工作人員利用旁路法提前為附近群眾復電。
2020年6月30日,國內首個“產學研”一體的機器人作業中心在淮安建成,其中的主角便是配網架空線路不停電作業機器人。該機器人可降低人員在作業時觸電、墜落、中暑等安全風險。該機器人于同年8月6日在京滬高速拓寬臨時用電工程接線作業現場完成首秀,并在同年12月11日,實現10千伏雙回線路自主安裝接地環,填補國內在該領域上的空白。
2012年,全年不停電作業次數為900余次,今年預計可達9600次,十年提升967%,累計減少停電時戶數128400時·戶,為淮安全社會帶來優質用電體驗的同時,也為公司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2022年7月13日,國網淮安供電公司配電分公司組織施工人員在淮安市清江浦區10千伏鹽河172線武黃路鹽河段線路開展線路改造工作。
此外,公司還在2020年4月部署配網網格化建設工作,將直面用戶的配電、計量兩個專業協同,融貫配電網規劃、建設、運維、服務等各個環節,共同打造一流配電網。
得益于配網網格化部署,公司同期線損治理水平、配網供電可靠性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分別于今年獲得全國第四與全省第二的好成績。今年,公司又上線可對網格供電可靠性能力進行每日監測與分析的配網網格可靠性管控平臺,助力用戶平均停電時間同比減少71.82%、用戶平均停電次數同比壓降61.37%。
夏季頻發的強對流天氣同樣對配網造成一定威脅。對此,公司不斷提升應急能力建設,扎實提升防汛抗臺、對抗強對流天氣方法策略。在2020年盱眙防汛抗洪、2021年“4·30”風災搶修,及今年多起強對流天氣搶修復電中,公司做到科學組織、精準搶修,均實現了電網、設備、人身安全,快速復電、用戶滿意。
供稿:融媒體中心 王佳慧編輯:融媒體中心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