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多彩時評:過端午 憶屈原 話廉潔
本帖最后由 新聞俠 于 2020-6-26 16:46 編輯導語:時刻將“廉潔”二字深深地銘刻在心間,學習屈原修明法度、德政惠民的民本思想;修身勵志、廉政清明的高尚品德,要從“一念入微處”做起,明察之、慎思之、勤改之,做端午廉潔文化的傳承者和以芷蘭之香抵御污穢之風的品格的繼承者。作者:周圍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被譽為“中華詩祖”“辭賦之祖”。以屈原作品為主體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對后世詩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屈原的詩詞提倡了公正廉潔的思想。他開辟了“香草美人”的傳統,他以鮮花、香草來比喻品行高潔的君子;以臭物、蕭艾比喻奸佞的小人。這種“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使現實中的忠奸、美丑、善惡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詩人廉潔公正的思想。
屈原不僅在詩詞中表達了“廉潔”,而且也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廉潔”。屈原是楚國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管理內政外交大事。他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被排擠毀謗,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先后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屈原被放逐后,“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這時他遇到了漁父,屈原抒發了“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悲憤,漁父則以“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來安慰屈原。然而屈原就是這樣一個英雄,錚錚鐵骨,信念堅強,不畏強權,他既有“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中那樣憂國憂民,又有“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中那樣堅貞不屈。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自盡,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年年端午,今又端午。無論風雨,不管磨難,祖祖輩輩都懷念祭奠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頌不完的千古名句,道不完的思念情,說不盡的廉潔心。人們之所以紀念屈原,其實質就是對廉政文化的一種推崇。屈原身上所表現出來的愛國、勤政、為民、廉潔這些品質,正是端午節文化的核心內涵。我們在緬懷偉大詩人的同時,要時刻將“廉潔”二字深深地銘刻在心間,學習屈原修明法度、德政惠民的民本思想;修身勵志、廉政清明的高尚品德,要從“一念入微處”做起,明察之、慎思之、勤改之,做端午廉潔文化的傳承者和以芷蘭之香抵御污穢之風的品格的繼承者。
來源:多彩貴州網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