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記憶】下關拆遷工地的那些“靈異事”......
本帖最后由 面對面 于 2019-7-17 17:50 編輯本期圖片提供者:馮健、趙希南
淮安是一座漂在水上的城市,千百年來,淮安與蘇州、揚州、杭州并稱為運河沿線的四大都城;闯、夾城、新城的城墻構建,形成了當時全國少有的城市格局。一漕一府兩衛一縣形成了淮安府城獨特的行政格局,漕運中樞、鹽業集散地、關榷重地、交通要津、淮揚美食眾多的名片構成了淮安“運河之都”的金字招牌。很難想象如果沒有這些厚重的歷史鋪墊,“運河之都”還有什么靈魂,這也是淮陰市為什么一定要改名淮安市的重要原因。
下關是古城淮安最早的歷史街區,古老的下關,自古商戶聚集,與河下古鎮齊名。公園486年,邗溝開筑,淮水交集,“下關渡”伴“末口”應運而生。下關自古就為交通樞紐、軍事重地、商業集散中心,而其中的楚州港為東方大港,“下關渡”為漕糧海運第一渡,近代下關街的皮肚、全牛宴曾聞名南北。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下關民間流傳著一件靈異事,有一支勘探隊在下關鉆探地下礦藏,夜晚常遇到一些稀奇古怪的事,后來竟然在夜晚無端地發生了一場大火災,將勘探隊的財物燒個精光?碧疥犝f這里太邪乎,不得不提前結束勘探。
2010年9月,在下關拆遷地塊上建設的周恩來紅軍小學,當鹽城一打樁隊剛剛進入紅軍小學地塊打樁時,打樁機上吊管樁的粗鋼纜突然斷了,剛開工就造成一死一重傷的慘劇。
就在這個工地上,人們發現了一處明代家族墓葬。根據考古發現,墓主人竟是明朝時期的懷遠將軍、大河衛指揮同知王麟。
衛是明朝的軍事機關,京師和要害部位都要設衛,如錦衣衛、天津衛家喻戶曉,一般的府城,幾個府才設一個衛。而淮安府由于地位重要,一個淮安府曾經設有淮安衛、大河衛、邳州衛、寬河衛四個衛,僅淮安城內就有淮安衛和大河衛。兩衛人數一萬三千多人,兵士有軍籍,世襲為軍,平時屯田、駐防還有漕運任務,戰時朝廷下令,衛、所士兵均要開拔前線征戰。
這是淮安三城中的淮城衙門示意圖,明初,淮安有“十八指揮”之說,指的就是兩衛指揮使。清代曹鑣《淮城信今錄》認為這“十八指揮”包括兩衛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衛鎮撫官等官階。淮安衛在現在的“衛生巷”附近,面對淮安衛的歷史,起個“衛生巷”的名字,是不是有點不倫不類,大河衛在現在的新城范圍內。
淮安衛和大河衛是一個獨立于府縣之外的特別行政區,淮安府知府是四品大員,大河衛指揮同知王麟卻是從三品大員,還高于淮安知府半頭,歷史上淮安衛指揮使華云龍看中了淮安府衙,淮安府最終擰不過淮安衛,只好搬家大吉了,可見衛在淮安府城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出了南門吊橋,淮安衛、大河衛能給我們留下印記的就是這條衛巷了,當年兩衛軍士給戰后的淮安帶來了人口紅利,他們在這里屯田墾荒、保衛淮安,為推動漕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們帶來的風土人情及飲食習慣已經融入了淮揚風味,他們的后代也名人輩出,淮安狀元沈坤就出身于大河衛。面對有些縣區的戲說歷史,我們卻對自己深厚的底蘊選擇無視,當我們聽到天津人自豪地稱自己為天津衛時,你就會覺得我們對待我們的淮安衛、大河衛是多么的無知,多么的傻!
:L:L:L:L:L
喜歡靈異事件{:144_367:} 靈異事件沒結果。被香溢花城小區壓地下去了。以后小平安最好
不還是被拆完了
小時候西長街沒開通,我們天天從衛巷走,我住在衛巷的中間,西長街開通了好久沒從衛巷里面走過了 {:145_596:}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