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口記憶
渡口記憶張順志
傍晚,我站立板閘榷關(guān)的老碼頭邊,與清澈而安靜的里運河融為一體。在這從小長大的渡口,暮陽勾起內(nèi)心懷舊的清愁,因生產(chǎn)生活之需的板閘渡口,那幾十年來往渡河的經(jīng)歷,給我留下了難以忘懷的記憶,將我深深籠罩。
百年渡口像是家的咽喉,更似出入家門的必經(jīng)之地。童年的渡船是木頭的,船身多處都被修補過,看上去既破舊又狹小,只能載上十來個人。只要船一行,交錯的木槳就會發(fā)出唧唧的響聲。那時渡口也真夠熱鬧非凡,由于方圓十幾里只有板閘這個古老集鎮(zhèn),不僅板閘兩河之間幾個村的老百姓,就連黃碼鄉(xiāng)、鹽河鄉(xiāng)等附近鄉(xiāng)鎮(zhèn)的人們都從四面八方匯集于此,賣菜買菜的,買賣各種農(nóng)副產(chǎn)品而趕集的,加之上班上學的,走親訪友的,真可謂是熙熙攘攘,車水馬龍,可以說行人從不間斷。渡工雖忙的汗流浹背,但心里高興,畢竟有豐厚的收入。由于每天必須乘船的緣故,我們這里特別是靠河兩岸的村民幾乎個個都成了渡船能手,就連那些每天多次過河的中學生們,渡船也成了他們必備技能,每當船家忙碌時都會搭上一把。
俗語說“隔河千里遠” ,天氣晴好時,一渡10來分鐘也還算方便,可一遇到惡劣天氣,特別是對面不見人的濃霧,**級的大風雷雨的天氣,那過一趟河可真難了。無論你是想去東岸或是西岸,如果船在對岸,你只有一個對策,那就是耐心的等待。船上有人還好,這等待總是有限的;若是船上沒人,這等待就成無限的了。不足百米的河面,有時曾花過一兩個小時,真是隔河千里遠呀,把急于上班、急于上學的人急得直跳也無法可想。這又培養(yǎng)了人們良好的耐心。單是這等待,就給了我無數(shù)美好的回憶。
歲月像里運河水一樣不竭地流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改變和提高,步行變成自行車,肩抬擔挑變成平板車,船小船破已遠遠跟不上時代發(fā)展的需要。進入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土泥的變成水泥的碼頭,木船木漿聲變成小伙輪的機器聲。
渡口還是人們涮洗,取水,說話的好去處,青少年夏日的游泳池。這渡口就像他們的親人,一會兒不見就想。百年渡口分明也是一條紐帶,連接著從農(nóng)耕到工商的社會流變,見證了生活的變遷、歷史的發(fā)展。
緩緩轉(zhuǎn)動脖頸,端詳眼前流水,沒有一點陌生的感覺。渡口兩旁架起的一座座拱橋如一道道銀練,連接著兩岸,方便著人們的往來。已經(jīng)步入老年的我在充滿魅力的里運河岸邊一點點地撿拾過去的痕跡,撿拾文化的遺存。百年渡口是我內(nèi)心縈系的情結(jié),我好像不是在尋找過去,只是尋找我的心情,讓心回到最開始的地方。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