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
x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聚焦建設美麗中國,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新時代下,堅持好生態就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理念,不斷增強人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唯有在生態上下功夫,才能建設良好環境,滿足民眾的訴求。 建設生態建設要在環境治理上下實功。加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在“兩山論”指引下,安吉余村放棄開山采礦,開展村莊整治,發展休閑旅游,實現了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探索出了一條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之路。浙江對環境綜合整治重拳出擊,推行五水共治,為打好碧水保衛戰遞交了一張漂亮答卷。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理想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 建設生態建設要在人居環境上出實招。我們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為了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建設美麗中國,只要我們始終從百姓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出發,就一定能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的增長點。不論是浙江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以貫之推動實施“千萬工程”,引領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讓農村面貌發生深刻變化,造就了萬千美麗鄉村;還是北京瞄準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難題,采取普查調研摸清底數、政策標準技術支撐改造、分區組織試點引路等做法,積極推動公廁提升改造,成效顯著,獲得群眾好評。如此種種,都在證明生態一頭連著人民群眾生活質量,一頭連著社會和諧穩定,搞好了,老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就會大大增強。 建設生態建設要在人才支撐上求實效。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是塞罕壩曾經的真實寫照。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既要靠物質力量,也要靠精神力量。一代又一代的守林人從篳路藍縷、伏冰臥雪的創業,到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的傳承。塞罕壩人種下的不僅僅是一棵棵樹,更是一種信念、一種精神,造就了一座“美麗高嶺”。他們用實際行動鑄就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為子孫后代留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優美環境,這對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示范意義。塞罕壩守林人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跡,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山巒層林盡染,平原藍綠交融,城鄉鳥語花香。這樣的自然美景帶給人美的享受,也是走向未來的依托。不負綠水青山,方得金山銀山。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筑牢生態文明之基,走好綠色發展之路,才能建設美麗中國,讓人民生活更幸福。(高策、葉雯靜)
7 C; f. r7 k& \4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