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
x
劉源長著《茶史》.jpg (264.31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9-19 09:32 上傳
茶巷片區漸漸地揭開面紗了,官方一個勁兒地喊好,單看淮安區融媒體、淮安楚韻文旅公眾號的標題就知道了,此處恕不一一列舉。但是土生土長的河下老百姓的意見如何呢?建議有關部門去調查調查,須知:河下原本是老百姓的河下,茶巷原本是老百姓的茶巷。從筆者接觸的河下老百姓的反饋中,河下茶巷的北入口至少有這么四點,是讓河下人、淮安人汗顏的!
劉源長著《茶史》簡介.jpg (266.99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9-19 09:32 上傳
第一,關于“劉源長著《茶史》”雕塑。這本是茶巷里茶文化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現在的雕塑有卻有幾點遺憾。遺憾之一:這個雕塑的故事發生在茶巷南頭,把這個雕塑放在北入口,總讓人感覺是否欠缺了點什么。遺憾之二:雕塑的介紹讓人忍俊不禁,不曉得是哪個天才的杰作,劉源長的生卒年,你不曉得就回避掉不寫不就得了,非要弄上“(生卒年不詳)”,這個到底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還是畫蛇添足,反正我搞不清楚為什么要這樣寫;而且說劉源長是“淮安府河下人”,是不是也有點不倫不類?!遺憾之三:這個雕塑的重點,可能大家關注的比較多的是《茶史》這本書,雖說簡介中對這本書有所介紹,但雕塑上書的內容卻不是《茶史》,而是“茶圣”陸羽的《茶經》,你介紹的時候能說得出口這是《茶史》嗎?
茶書.jpg (148.02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9-19 09:32 上傳
1726710164809.png (501.81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9-19 09:43 上傳
第二,關于淮安茶馓雕塑。淮安茶馓這個雕塑構思,把淮安城里的茶馓安排到了河下,雖說有點牽強附會,但哪個叫它姓茶叫茶馓的呢,勉勉強強也還說得過去。但桌子上的那盤茶馓,黑漆麻乎的,實在叫人不敢恭維。有兩次陪朋友經過那里,都問盤子里的那個是什么東西,告把他們是茶馓,都說茶馓怎么做成這個樣子的呢,不是金黃色的嗎?而且有一次剛好是雨后,盛茶馓的盤子里滿滿的都是水,友人問這個就是絲瓜茶馓嗎,沒有看到絲瓜啊,我只好說,這個就是淮安茶馓的吃法之一,茶馓的名稱也來源于是喝茶時候的零食。非常好的雕塑,卻因這兩個細節掉價!
淮安茶馓.jpg (250.76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9-19 09:32 上傳
第三,關于北入口東側墻壁文化。現在這個地方北頭、估衣街南側已經被大拆一空,估衣街坡道向南的地方建了一組不知道是什么名堂的建筑(老百姓說是私人會所),在它北側的高高的山墻上,夜晚看到的是陸游的《臨安春雨初霽》詩的內容,而且“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這兩句在花巷曉市那個地方已經安排上墻了。河下,一個堂堂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我們常說的“一部河下史,半部淮安史”的河下,多少歷史文化不用,居然靠外來文化力撐門面了,到底是出了“淮奸”,還是杭州派來了間諜,作為一個河下人(淮安人)實在感到丟人。
墻壁文化《臨安春雨初霽》.jpg (200.82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9-19 09:32 上傳
第四,關于邱心如的婆家。據《淮安河下志》記載,三官殿西墻,原有的群組建筑,河下人稱為張氏恬素堂。張家也是河下的大戶人家,有堂屋三楹,十分高大壯麗,“恬素堂”匾額為汪廷珍所書;廳后有正房數十間、后樓等。汪繼先在《山陽河下園亭記補編》里說:“吾淮河下茶巷,張母邱太夫人,著有《筆生花》彈詞小說十六卷,三十二回,歷數萬余言。”張母邱太夫人即為邱心如。由此我們知道,清代著名女作家邱心如也是長期生活在茶巷的。張家衰落后,這個地方曾建過老虎灶。但不管怎么樣,邱心如長期生活的地方、寫作《筆生花》的地方,卻沒有邱心如與《筆生花》的立足之地,這不能不說是歷史的遺憾,是文化的遺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