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
x
% G! u6 L- q3 V5 N2 E5 p 7月1日出版的《求是》雜志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的一部分《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文中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生態為基,和諧共融。從廣袤的塞北草原到秀美的江南水鄉,從雄偉的秦嶺山脈到廣袤的東北大地……多年來,中國在推進現代化的進程中,始終堅守生態紅線。從曾經的粗放式發展導致生態破壞,到如今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從曾經的污染嚴重到如今的藍天常在、碧水長流、青山永駐。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 山清水秀,美麗畫卷。長江之畔,曾經“病了,病得不輕”的母親河,在一系列系統治理下,“含綠量”日益提升;黃河兩岸,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協同推進,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從森林覆蓋率的不斷提高,到濕地保護的日益加強,從國家公園體系的逐步完善,到生物多樣性的有效保護,中國正在用實際行動書寫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壯麗篇章。青山如黛,綠水如眸。錦繡山河,歲月留痕。這美麗的生態畫卷,是對中國式現代化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的生動詮釋。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征。 理念引領,制度保障。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人心,成為推動發展方式轉變的強大動力。“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統籌謀劃生態保護修復的改革舉措,重塑著人與自然的和諧邊界。全面劃定“三區三線”,創造性提出生態保護紅線制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的“利劍”高懸……一系列制度舉措為生態保護提供了堅強保障,讓生態文明建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綠色轉型,創新發展。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上,各地積極探索綠色發展新模式,推動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的林業工人從“砍樹人”轉變為“看樹人”,實現了生態與經濟的雙贏。《生態保護補償條例》的施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完善,碳市場的建立與發展……中國以改革之力探索發展和保護協同共生的新路徑,努力推動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追求。生態文明是人民群眾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事業,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國正在奏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時代強音。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站在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起點上,我們回首過去,改革的步伐堅實有力;展望未來,綠色發展的道路更加光明。生態文明建設,這條充滿希望與挑戰的道路,正是中國走向未來的綠色航標。在新的歷史階段,讓我們共同努力,鑄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更加美好的明天。(胡素萍)
% ]* ]% a; B; i, A8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