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
x
評論回復搶免費湯包啦! 8、18、28、38樓可獲得湯包5個(刷評論的不計入統計) 活動截止:12月17日18:00 中獎人員憑后臺客服留言到店領取湯包,領取截止時間12月31日 每當桂花飄香,菊黃蟹肥的季節,正是品嘗螃蟹的最好時光,而淮安人對于螃蟹的鐘愛與味蕾的極致追求莫過于淮安的蟹黃湯包。 蟹黃湯包最早出現在道光年間的河下古鎮,那里有一個叫文樓的清茶館,大清朝的某一天,好事的河下文人們,面對入侵家園的淮水,憤憤不平,在文樓茶館里,你一言,我一語,發揮著天馬行空的想象,用《西游記》的筆法,將作怪的螃蟹精和泛濫的淮水包進了茶館老板陳海仙的包子皮中…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文樓師傅們經過無數次地嘗試,終于成功地研制了一道傳世名菜。于是淮揚菜中有了蟹黃湯包的傳說。 包子不包肉,不包菜,包的是一汪淮水,奇思妙想中寄托了淮安人對淮水安瀾的渴望和情懷,蟹黃湯包一經面世就紅遍大江南北、成為那個時代的"網紅菜"。一直到了民國,人們還對淮安的蟹黃湯包津津樂道。 劉桂榮今年84歲,1958年由于公私合營,河下周邊的小飯店,統一并給了文樓飯店,合并后的文樓有83名從業人員,那一年劉桂榮17歲,由于湯包只能季節性經營,又苦又累,并沒有多少人愿意學習這門手藝,于是就落在了老實巴交的劉桂榮身上,從此劉桂榮跟隨何步榮學習蟹黃湯包制作技藝,無意間劉桂榮竟成了文樓湯包有歷史記錄的第四代傳人。 為了取得湯包所需要的高筋面,小麥要用石磨自己磨,再用五百磅籮底的籮柜篩出高標準面粉。 和面、揉面,沒有勁就用杠子壓,面團要不斷的揉熟,搟出的面皮要能透得出字,盛得住湯。 然后就是沒日沒夜地剝蟹,新鮮的螃蟹上鍋蒸熟,剔除蟹腮,挖出蟹黃,再以鐵棍滾捻,取出蟹腿肉。劉桂榮的雙手經常被蟹腳戳得血淋淋。劉桂榮回憶說,那個年代螃蟹很便宜,就角把錢一斤。當時什么都是計劃,小麥計劃、豬肉計劃、雞也計劃,老百姓來消費也要憑糧票。 湯是湯包的靈魂,一鍋湯要吊上四五小時,才能將各種食材的味道融進湯汁,在劉桂榮那個年代,更重要的是如何能讓湯凝固,一鍋湯出來要自然晾涼,然后在水缸里冷卻,碰到天氣熱,還要直接吊在井中,食客們想要吃湯包,往往要早上打招呼,晚上才能吃到。 文樓中有一口井,過去經常用來冷卻湯汁,劉桂榮年輕時曾多次下去淘井。 劉大海,河下古鎮陽光大酒店的總經理,一手湯包深得父親劉桂榮的真傳,區別于父親那個時代,現在湯包制作省卻了磨面粉、湯的冷卻等繁瑣工序,劉大海更在湯包的標準化上下工夫,面粉直接選用優質高筋面粉,冷水和面,面要硬,但搟皮要柔。十七公分的湯包皮中間厚四周薄,這樣才能在完美包裹湯汁的時候還能保持漂亮的褶形,劉大海如數家珍,現在制作工藝的改進,食客要想吃湯包,半個小時就能上桌。 制作淮安湯包,首先要在選料上下功夫,制作湯汁有四大主要原料,分別是螃蟹、雞肉、豬皮、五花肉。四大原料中最重要的是蟹,一定要選用洪澤湖的淡水蟹,九、十月份,正是螃蟹膏滿脂肥,肉質飽滿的時候,洪澤湖離飯店近,運輸時間短,蟹的品質更有保障。 豬皮與五花肉要選用地方淮豬,一只豬,只取脊背上寬二十公分,長約六十多公分的脊背皮,這樣的肉皮厚薄均勻,白若凝脂,才能熬出好的膠質。 雞一定要是兩年以上的草母雞,煲出來的湯味美,湯鮮,富有營養。 湯包沿用手掐包 。餡料滿滿當當填在湯包皮上,雙手輕攏,虎口發力,最后掐掉多余的面皮,包子出籠后,湯汁在包子中晃晃悠悠,蟹黃、蟹油微微溢出包口,撩人食欲。 將湯包輕輕移入碟中,倒上香醋,撒上姜米和香菜,嘬上一口,剎那間蟹的鮮美、雞湯的香醇、肉的濃香、還有各種主輔食材的味道,與肉皮熬出的膠原蛋白渾然一體,醇厚的湯汁在唇齒間流淌,多層次的味道在舌尖上碰撞,此時滿足感、幸福感一齊襲來…… 淮安湯包是淮揚美食中的一道標桿,是淮安的一張名片,為了讓我們淮安美食走的更遠,杜絕一些湯包經營者不注重質量,只注重形式的行為,我們要盡快、盡早建立湯包質量指導標準,以最優的品質打造淮揚菜百年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