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
x
尋訪蝴蝶廳 張順志 一個初冬如春的下午,在熟知河下古今的李梅芳老師帶領下,幾個文友在估衣街里轉悠。一塊塊青石板,綿延在狹長的古街里,一凸一凹,有一種古老的淳樸,街道兩旁房屋上的吊檐、門楣,大多有雕飾鏤刻,尤其是灰瓦屋檐下,錯落有致的串串紅燈籠交相輝映,卻也古意盎然。 在快到章粉巷時,李梅芳老師神秘地說,“今天我們去尋訪蝴蝶廳”。徜徉在粉章巷里,古巷散發出渾厚的傳統文化氣息。那一個個雅靜的庭院,一窗疏影,低墻回廊,醞釀別樣生活的甜美。行走在明媚的冬陽里,尋覓那些溫暖的遇見。一個大大的門樓,至今保存了那個年代的恢弘和工匠高超的技藝。吉祥如意的寓意,在本來冷冰冰的磚頭上,漾出了溫柔的暖意。這就是這條巷子曾經飲譽兩淮的名醫汪筱川居住的象征和證明。這是粉章巷前世今生演變后的遺珠;這是蝴蝶廳繁盛終了的余音。 從沒有門檻的門洞走入,一口古井攔在路中,一片翠綠的青菜懶洋洋地躺在房前,除了幾朵正艷的月季在寒風中搖曵,也不見有老建筑,給人的只有如同凌亂的市郊之感。從李梅芳老師口中得知,汪筱川淮安河下鎮人,是山陽醫派傳人。幼入私塾,后進太學深造。他秉承家學,聘為醫士更善研先賢醫著,各科同仁稱譽他“后生可畏”。他在蝴蝶廳掛牌施藥門診時,每日門庭若市,診治患者超百人。蝴蝶廳,應是一個楠木建筑的遺存,一個瘦梁肥柱的明清建筑。按照“四水歸堂”的明清建筑理念,應該有院落有天井。但是我沒有見過,如今蝴蝶廳已無蹤影。可我眼前似還保持舊時振翅欲飛的蝴蝶廳模樣,輝煌的蝴蝶廳風采,那些庭院里的故事,聽聞到一如既往飄出的委婉清脆搭脈尋病的望聞問切聲,就是不見治病救人人。蝴蝶廳曾是河下人的驕傲,如今成了傳說,找不著北,尋不到影兒,只留下讓人發自思古之情的門樓。 一位滿面風霜清瘦矮小的老婦,老人一臉笑意的相迎詢問打斷了我的思緒。屋后高矗翡翠的竹林引起我們的興致,在老婦熱心指引下來到圍墻下。圍墻外的竹子已滲入到屋后墻腳,讓人找到從前的感覺,或許就是老家的感覺。看這不一樣的氣質,讓你玩起來自由,沉下來安靜,此刻的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就是一個回家的孩子又回到童年的老屋,或者從未離開。竹林中寧靜的小路被陽光涂抹著,一些陷入暗影,一些從暗影中移出。如打開的書,寫著曾經輝煌的蝴蝶廳幾多春秋。斜陽似書簽,夾進熟讀的頁面。在這塊蒼茫厚重而又古老的土地上,任何對蝴蝶廳自以為是、居高臨下的解讀無不失之膚淺、匱乏與蒼白。屋里悠揚婉轉的淮劇老腔和著隨風搖蕩的竹子,虛虛實實,共同構成一個清雅的空間,一宅一故事,一院一出戲,敞給你一個幽幽的豐富內涵。 我是千千萬萬個不經意的瞬間里尋訪蝴蝶廳的一員,邂逅了這樣清寧的一幕。房前的月季還在用最后一朵朵花點綴著季節的風流,枸杞子紅艷艷的小果果,仿佛是大地的眼睛,它們都在告訴我,造訪汪筱川那陪伴他生長寫作,承載著他的歡喜傷悲,彌漫著他濡濕的呼吸和雋永語言的竹林,不管怎么說,都應該收斂這散落于歲月的風情。可是,平凡的我怎敢癡迷那些原本就不屬于自己的欲念? 站在夕陽下有軌電車站臺上,望著古鎮灰色的房頂,一片灰色的瓦緊挨著一片灰色的瓦,連接成一片浩瀚的灰色,鋪展的猶如云霧天里翻涌的里運河浪,一波又一波,直涌到天邊。雖不如碧瓦琉璃現代高樓那般炫目,那般高高在上,但古鎮沉沉的灰色,低矮沉默、無語沉穩的滄桑力量,秤砣一般壓住了古鎮,鐵錨一樣將整座古鎮穩定在藍天白云之下。眼前的河下古鎮,讓我回到少年,只是手上少了那本小人書,此刻我正捧著夕照讀河下。
: G v3 @7 u4 s) p; U% v" Q%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