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
x
7 w) `- _% J& `, J Z' H' [3 ~
淮安大事記 (六) 清 朝 作者:政協文史辦 來源:文史淮安
* P: M# F+ N: V8 Z順治元年(1644),四月,李自成軍南下,遣使招撫漕督路振、巡按御史王燮、鎮淮總兵朱國弼,王燮斬使焚檄。八月,南明兵部尚書、督師史可法微服至淮安處理軍政事務。音樂家楊正經懷抱祟楨皇帝賜予的漢、唐古琴,從北京輾轉到淮安定居,刨制《西方思》和《風木思》工琴曲,表達懷念亡明相親人的感情,一時廣為流傳。
% X y+ y/ d- U2 R+ P 順治二年(1645),學使奉詔至山陽,一批諸生拒絕應試,因此被削去諸生籍的有16人。山陽秀才徐嘉曾撰寫《落藉諸生事略》記述之。核查戶口,山陽全縣有14.73萬口。# b7 J4 c9 A2 ?5 q% _" I( q/ ^! N
順治三年(1646),琉球國貢使路過淮安,游覽韓侯釣臺,敬掛百錢而去。望社成立。這是淮安歷史上最早的大型文學社團,成員有山陽籍三十多人,鄰縣十余人,浙江名士亦慕名參加。其詩作有《淮安詩城》、《同社唱和錄》等。淮安附貢生李元庚曾編著《望社姓氏考》。) j( Q* p$ |% q, s# j+ }7 X
順治四年(1647),淮安張華山奉明隆武年號,聚眾干人抗清,被漕督楊聲遠鎮壓。
) t- Q# _$ N0 `/ n, f4 X+ J 順治十四年(1657),江南丁酉科場案發,淮安府推官盧禱鼎、山陽縣令李祥光被處絞死。
$ H! g! |; X. j; T# ~# o3 P 順治十八年(1661),十二月二日,仲云鸞(女)逝世。云鸞工于書法,尤精書法詩賦。“有詩數卷,藏于家”。刻印問世的為《保世樓集》,時人給予很高的評價。& ~0 T1 u9 w$ a
順治十八年(1661),李時謙、李時震兄弟雙雙中進士,時謙仕至河南、湖廣道御史,卒于仕所;時震亦官中書舍人,乞終歸養。
$ G5 `8 W# n5 ] J0 A& T 康熙八年(1669),大西洋國正貢使瑪訥撤爾達聶道經山陽病故,清廷命江寧布政使致祭。
# i8 |# h" x) t% @' s/ x, g2 i j. d 康熙十一年(1672),康熙帝南巡蒞淮,于行宮書激引清風橫額、臨米芾清秋賦和董其昌龍虎臺賦,并召試張帽和張飛熊等,飛熊獲第一等。后數次南巡,亦蒞準,曾賜山陽知縣武柱國扇詩等。
( J8 l" b6 P/ U, q7 g* x, S 康熙十八年(1679),清廷舉行博學鳴辭科考試,山陽縣被召試者有馬駿、閻若璩、李皚、邱象隨及張新標、張鴻烈父子,計6人,皆入選。
3 R. ?. E) U g 康熙二十年(1681),從五月二十七日起,大雨5晝夜不停,黃河決口數處,淮城浸入水中。3 l& F8 v; W7 f4 Q2 Y
康熙二十四年(1685),《淮安府志》付梓刻成。% w [9 Q' V# n2 ?" Z6 h" S
康熙四十年(1701),山陽進行戶口核查,全縣有16萬口。; ]4 |9 k1 u" H; ]4 B" B0 U
康熙四十三年(1704),六月八日,考據學家閻若璩逝世。其著作很多,主要有《古文尚書疏證》、《四書釋地》、《潛邱札詔》等,為乾嘉學派的先驅。
8 p/ }& R7 C; u3 u5 s( h6 m 康熙四十四年(1705),楊開沅應康熙皇帝咨詢,就里下河河道情形疏章仁奏,大獲贊許,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官授編修,直武英殿,注解《御選唐詩》等。
( u: n$ ]) g! B# R/ L! q/ O 康熙四十七年(1708),翰林院檢討張鴻烈應邀纂成《山陽縣志》,末印,已佚。+ M8 A2 N. j! K5 X& H& `
康熙四十八年(1709),夏、霪雨無麥,大疫。4 A, k6 |# f- I/ L9 U
康熙四十九年(1710),江南辛卯科場案發,山陽縣令方名等被斬于市。
7 r9 _: [$ z( } |6 i 康熙五十三年(1714),雨淮大旱。) W c& f" T8 w# h- c
雍正八年(1730),阮學浩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兩典領鄉試,一提督學政,并刊印《教學遺規》,《四禮翼注》及《學約》,訓導士子,為文化教育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著有《職思堂詩文集》和《娛萱堂詩稿》等。其弟學俊亦進士,翰林院編修,著有《姜村詩文集》。夏六月,河淮溢。( s$ ?& J1 x" l9 q
雍正九年(1731),析山陽、鹽城2縣置阜寧縣,隸屬淮安府。
: Z1 j2 I$ g: }8 k" G+ L 雍正十年(1732),圍棋國手梁魏今南下傳經授藝。梁精于琴棋書畫,以圍棋為最。鄭板橋曾蹭詩贊頌其對弈風光,時有“棋圣”之美譽。! W6 U( v! R0 L
乾隆七年(1742),河、淮漲溢,山陽大水。知縣金秉祚捐俸錢建棲流所4幢和簡易席棚若干座,收容災民。山舊知縣金秉柞上《紡織議》,勸告邑人種棉養蠶,紡紗織布,并聘蘇州織工,購買織機,設局傳授紡織技藝。凡織出的布帛由官府收買,發市售賣。惜響應者寥寥。
. M4 A& A9 o( P. g& x/ j 乾隆十四年(1749),《山陽縣志》付梓。1 s6 v, s2 h$ E, F8 w& {* S
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皇帝南巡駐蹕淮安,題釣魚臺岸。后數次蒞臨,亦屑字賜詩。3 F" L. C4 H4 n& Y- \
乾隆十七年(1752),邊壽民逝世。邊壽民工畫,以蘆雁最著,人稱邊蘆雁,還被譽為揚州八怪之一;亦長詩,著有《葦間老人題畫集》等。
% M" k& R, x8 r" x m 乾隆二十二年(1757),大風吹落淮安察院大門,將周橋城隍廟屋脊鴟吻吹落到數百步以外。
- m" ~, @( S( n 乾隆二十三年(1758),淮安大雨8晝夜,水與城平。山陽縣清江浦鎮劃歸清河縣,作為清河縣治。吳玉搢撰成《山陽志遺》,后被乾隆皇帝征召參加編修《四庫全書》。吳學識淵博,尤精干六書假借之學,著有《別雅》、《六書引經考》、《六書述部敘考證》、《金石考》,《正字通義》等。其弟玉楫為天文地理學家,重要成果為《里差說》和《通軌說》,二品封典,奉政大夫丁晏特為其立傳。
* A3 x' v4 Y j+ X) q6 T( } 乾隆二十六年(1761),核查山陽人口,全縣為10.48萬口。* [2 q4 R$ T3 u$ D' o
乾隆三十一年(1766),漕督楊錫紱興建麗正書院。/ t5 T9 y6 l' B- ]5 Q6 E
乾隆三十九年(1774),黃河老壩門溢水,淮安三城及板閘、湖嘴一帶水深丈余。# ~& ?1 y5 H, m% o j) I& x$ P& Z
乾隆四十二年(1777),翁仁指頭創作《白頭圖》,被尊崇為指頭名畫。后《群燕飛舞圖》亦著名指頭畫。
2 Q. I: J1 S$ X( g8 ^ 乾隆四十三年(1778),陳云貞致蒙冤發配伊犁的丈夫范秋塘一封2400余言的長信,文士縉紳給予了高度評價:“蓋滿腔抑郁盡泄于此,即龍門報,卿書不能過也。”在嘉慶八年(1803)至民國18年(1929)的100多年時間內,有《文章游戲初編》、《山陽詩證》、《國朝閨秀正始集》等10種書收編其《寄外書》和《寄外詩》。新中國建立后,《光明日報》曾載文討論研究之。
$ Q7 E i% P' D 乾隆四十四年(1779),吳炳虎逝世,官至廣西巡撫。其夫人潘氏有詩集《綺云軒詩蘋》,被《山陽詩征續編》輯錄43首。( |5 n9 x' c8 V6 A
乾隆五十一年(1786),大饑荒、大瘟疫,道路上死者相枕。% V( L6 V( g1 z& J% m( j- w
乾隆四十七年(1782),大旱。自去年八月至是年六月無雨,樹木枯死,運河幾乎干涸。* m# ]- @0 q2 g+ x# e) u) p7 u
乾隆五十四年(1789),汪廷珍中進士一甲第二名,欽賜榜眼及第。汪官至協辦大學士,曾充會試總裁兩次,鄉試主考官兩次,提督學政3次,以文章品誼高天下、門生故吏遍朝野著稱。汪逝世后,遭光皇帝伏詔賜恤,贈太子太師,謚文端,井親制祭文和碑文。淮邑亦建墓筑亭紀念他。阮葵生逝世,官至刑部右侍郎,被朝野上下譽為司寇公;屢被乾隆皇帝召見,受命和詩數十首;復校立津閣四庫全書;并邀集淮安同鄉捐資修建北京淮安會館。著有筆記小說《茶余客話》、《七錄齋集》和《七錄齋詩詞集》等。/ u5 C. p! ]6 X. N! E- Z
乾隆五十五年(1790),七月,大鬧一晝夜,城內行船。$ q! r7 c" o. r2 i& M+ F4 D
嘉慶七年(1801),李宗肪中進士一甲第二名,翌年飲賜榜眼及第,官至禮部尚書。曾主鄉試5次、典會試2次,任學政3次,潯士稱盛,著有《聞妙香室文集》等。李逝世后,淮郡建墓立碑紀念他。
5 l. \5 c c4 T( C4 D& p 嘉慶十三年(1808),新科進士李毓昌以即用知縣分發江蘇候補,奉命蒞淮查賑。山陽知縣王伸漢貪鄙,被調查發覺,遂設計毒死李,并買通淮安知府王轂進行包庇。查證屬實后,王伸漢、王轂等被處絞斬,兩江總督鐵保和、江蘇巡撫汪日章亦被革職流放,與此案有牽連的其他官員皆被懲處。嘉慶皇帝還追贈李毓昌知府銜,并親制《憫忠詩》30韻。李毓昌家鄉山東即墨為其建墓立碑,淮邑亦修建李公祠紀念他。
/ \* y- V4 _) m: p/ C! C 嘉慶十八年(1013),吳瑭著《溫病條辨》刊行間世,標志著溫病學理論體系的創立,被尊奉為中醫四大經典之一。/ m5 v& Z4 c) r n$ N
道光四年(1824)年,冬十一月,湖水決十三堡,運河西大水,漂沒人廬舍。" d* ^% Q5 y$ b% b4 ^
道光八年(1828),潘德輿中江南鄉試第一名。潘一生不仕,清修篤學,著有《養一齋詩文集》、《養一齋詩話》等。其詩論崇尚實質,注重教化,力洗乾嘉詩壇惡濁習氣。/ t V0 a7 \0 M& } Z7 @: A
道光九年(1829),核查人口,山陽縣有54.05萬口。% i6 ?% B: a( }- s/ i- u
道光十一年(1831),《淮城信今錄》梓版問世。此實為山陽縣志補,補記乾隆十二年(1747)到嘉慶二十四年(1819)事。+ s% S- H" M$ a6 S
道光二十年(1840),查吉人設牛痘局于河下鎮,宣傳并接種牛痘。
/ t m! {, w3 ]3 k 道光二十一年{1841),二月初六日,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在虎門戰斗中壯烈犧牲,道光皇帝授予他騎都尉世職,賜祭葬謚忠節,并親制祭文和碑文。淮邑亦建墓立碑修祠紀念他。孫汝鵬在浙江鎮晦戰役中被英國侵略軍擒獲肢解。其官至廣西南寧城守營都司,道光皇帝賜優撫恤,二品封典,通奉大夫丁晏特為其立傳。數學家駱騰風逝世。其代去作為《開方釋例》,被推崇為“學開方者之金鑰匙”。
1 Y7 B: ?3 l; `, N1 }+ p 道光二十九年(1849),黃鈞宰為拔貢,著劇本《比玉樓傳奇》四種和筆記小說《金壺七墨》18卷。; b9 g& @# z* o4 _6 F2 ~# s- j% g
咸豐元年(1851),法國傳教士到淮安小高皮巷建天主教堂。
: n; P3 d( ^5 o" J. d 咸豐五年(1855),黃河在河南銅瓦廂決口,向東北改遭從山東利津八海。從此,淮安北陲此段黃河遂成為廢黃河。
! }$ \/ Y( |% D) j8 G6 E: r0 x$ }7 T 咸豐七年(1857),女作家邱心如長篇彈詞《筆生花》問世,此乃清代三部彈詞巨著之一。+ e$ H9 y! e9 k7 {+ M
咸豐九年(1859),劉金方《臨癥經應錄》醫案完稿,繼承井弘揚了吳瑭溫病學理論,被贊譽為淮揚九仙之一。0 F8 [$ J2 ` k* |0 `2 \3 c6 R
咸豐十年(1860),咸豐十年(1860),淮安府署大堂毀于火后修復。當時的漕運總督王夢齡兼任河道總督,他于道光年間做過一任淮安知府,修復府署是他的急務之一。主事者是淮安府通判署,代理知府事的陶金詒,所用木料是從河下鹽商程夢鼎住宅中進廳堂上拆來的。程氏宅因其孫政揚犯事籍入官,嘉慶間改為鹽務淮北批驗大使公署,后因納鹽改票,程氏族人請以此宅歸公助修府城而未果。咸豐元年(1851)又請劃歸普濟堂,因與捻軍打仗而又未辦成。咸豐十年(1860)修府署,程式氏又請撤料助工,于是潭潭巨宅,立即夷為瓦礫場,而府堂始成。當年,范以煦逝世,代表作為《淮儒小記》和《淮流一勺》等。
G; N* D1 @" L9 L$ q+ z: H( A 咸豐十一年(1861),金石學家蔣敬臣從山西得西魏《張始孫造象記》石碑,藏于淮安寓所。從此,這里始有魏碑。
6 V+ t. T3 ~& V2 F( A 同治元年(1862),山陽蟋蟀為災,橫空遙隊,飛鳴唧唧,原野新稻盡為咬壞。趙鋪一幼兒被咬斷手指,咬光頭發。
5 B+ v- ^1 Q2 ^4 X9 h. p 同治二年(1863),魯一同逝世。魯初補博士弟子,旋舉為貢生,后中舉,一生不仕,清修篤學,政論和詩、文、畫甚多。魯所纂修的《邳州志》被推崇為名志,有“志家法程”的美譽。
k) c+ k4 X& E( Z; { 同治七年(1868),楊鼎來會試第一。
1 @* M7 Q# w& T2 _# v* X7 R 同治十年(1871),山西鹽商在淮安設立“蔚盛長淮安分號”錢莊。這是淮安第一家錢莊。山陽進行田畝丈量,全縣有6606頃多。% _3 Y( {" ?1 s& E4 [
同治十二年(1873),《重修山陽縣志》刻印問世。
- K- S' X7 ?- M7 H* t 光緒元年(1875),考據學家丁晏逝世。丁鄉試中舉,一生不仕,潛心著書立說,以考釋詩、書、禮、易為最富,凡47種;并關注鄉梓水利文化事業,曾總纂《重修山陽縣志》,分纂《淮安藝文志》,清廷賞加二品封典、通奉大夫銜。從丁晏到丁志安祖孫五代,被贊譽為方志世家。 w" U' `( Y6 x1 \; `# R
光緒二年(1876),夏大旱。9 B& I) S6 V9 @8 w }( I
光緒三年(1877),李厚坤運用韻語,將吳瑭《溫病條辨》演繹成《溫病賦》,發揚光大。王錫祺輯《小方壺齋輿地叢抄》出版問世。此書為清代地理著作匯抄,費時21年,抄錄清代地理著作1400余種。' B8 u4 s: |# P6 K1 o6 K
光緒九年(1883),東鄉十字形河網竣工,便利了農田灌溉,時有“黃金蕩”、“銀蛇蜂”之佳話,該十字形河網乃本邑水利學家殷自芳提議并主持修筑,黃蕩河邊建立“殷自芳長生祿位碑”紀念之。殷代表作有《籌運事略六篇》等。* ]3 I: o( Z% I1 M! ^( g( x1 ~
光緒十年(1884),《淮安府志》刊刻面世。該志政40卷,首1卷。由淮安知府孫云錦主修,吳昆田、高延弟主纂。7 T5 B: u5 D4 J0 Q1 P+ ?9 {1 \
光緒十一年(1885),山陽黑熱病流行。
$ r/ `0 q6 _+ { u 光緒十七年(1891),四川羹州知府談靜山解職歸里,捐資創辦“談氏東文學館”,延聘日籍教員2人,開淮安學習日浯之先河。秦煥逝世,其官至廣西按察吏,曾為同治皇帝恭辦大婚典禮,詔加三品頂戴;還協助馮子材取得鎮南關大捷,光緒皇帝賞加二品銜。著有《劍虹居文集》、《劍虹居詩集》等。夫人楊氏貞淑亦著有《眉影樓詩稿》傳世。夏旱。4 \; [! x O( t: J
光緒十九年(1893),韓達哉應太醫局考試,名列榜首,授花翎同知銜,任太醫院醫士。所編著《醫學摘瑜》,繼承并發揚了“山陽醫派”溫病學思想體系及其研究方法和風格。
0 V) z' |, J9 T7 M2 z 光緒二十年(1894),九月十五日,奉軍提督總兵左寶貴在干壤戰役中壯烈犧牲,光緒皇帝詔諭照提督陣亡例從憂議恤,入杞昭忠祠,并賜祭葬,贈太子太保,隘忠壯;淮郡建墓立碑修祠紀念他。, `: R, u9 z* G) i2 q
光緒二十一年(1895),淮安府奉旨于淮城東郊觀音寺設招兵局,實行征兵制。山陽僅有20人報名應征。2 E/ l a. t2 @, J; K, j$ l' q+ b
光緒二十三年(1897),夏,霪雨傷稼。
8 I6 R2 E/ ~) R/ |! f3 W3 ~' l6 g2 ` 光緒二十四年(1898),二月十三日,周恩來誕生于淮安城內駙馬巷。
+ j" S* \1 x% w$ ?/ @/ k 光緒二十五年(1899),九月十八日,于淮安城內東長街設立山陽郵政局。) p( k# \) x1 [% [
光緒二十六年(1900),五月二十七日,山陽縣署前出現義和團布告。李福星從上海購進一臺本質織布機,開辦織布廠,以生產14支白粗布為主。5 e2 d& d1 e2 x+ ~
光緒二十八年(1902),山陽知縣孫兆熊于奎文書院舊址建立山陽縣高等小學堂,這是淮安第一所官辦高等小學堂。; y# u+ Y) j2 X6 y
光緒二十九年(1903),淮城商戶聚眾數百搗毀房捐經辦人陸景澄、范春圃家宅,罷市4日,反對苛斂房捐。后淮揚道修改房捐章程,拘懲陸、范及其惡差。邑紳丁寶銓與周鈞等領銜集賢建造藏書樓,這是淮安最早的圖書館。山陽縣成立巡警總局。
, e+ h2 h+ S- a 光緒三十年(1904),淮安知府汪樹堂于麗正書院舊址建立淮安府中學堂,這是淮安第一所官辦中學堂。
# D, z$ t9 s- v8 d" e1 ?4 Q! f$ j 光緒三十一年(1905),江北提督劉永慶在淮安城建立江北陸軍學堂。美國傳教士林亨理和林嘉美于淮安城西門大街設福音堂,旋于西長街設醫院,后遷至淮安府清河縣。
$ ]+ V5 q9 i4 Q0 U6 [' A* M4 |! h5 ?" B 光緒三十二年(1906),五月十五日,山陽民眾反對米價猛漲,搗毀4家米鋪。丁寶銓創辦私立敬恭中學堂,這是淮安第一所私立中學堂。初夏,霪雨累月,運河水溢,城內積水盈尺。
% E8 q8 L+ }" \ C0 ]9 C# N& A 光緒三十四年(1908),山陽公民投票,得票最多者周虎臣當選為江蘇咨議局議員。
* S3 X, {) E7 J5 M! Z 宣統元年(1909),楊士驤逝世。楊仕至直隸總督,宣統皇帝追贈其為太子少保,謚文敬,從北京移棺淮郡安葬。十月初八日,劉鶚逝世。光緒皇帝曾降旨封賞他為鄭州治黃大臣,官至候補知府。劉鶚學識淵博,注重實業,并主張引進外資發展經濟,是中國最先發現和研究甲骨文的著名學者之一。代表作有《鐵云藏龜》等。其《老殘游記》乃清代四大譴責小說之一。后蒙冤發配流放迪化,遺體運回淮安安葬。3 A+ l+ U7 F. ]& T0 s$ ?- T- r
宣統二年(1910),淮城沈步宿組建平劇研究社,占存甫創立楚城國劇研究社。
1 C1 ?4 e* w- g! | 宣統三年(1911),九月二十四日,山陽民眾5000多人舉行光復大會,革命黨人周實、阮式在大會上發表講演。3日后,舊縣令姚榮澤誘殺并殘害周、阮二烈士,釀成了民國初第一起特別重大刑事案。成立淮安電報局。核查人口,府治山陽縣全縣為69萬口。 $ l1 p! I% G8 {' g* r$ P2 c
0 d9 f5 A0 q+ m/ @
以上文章轉載來源:文史淮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用于分享淮安歷史文化知識,如不宜傳播請聯系刪除。8 a: T" Q: |$ U, D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