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
x
楊士驤(xiāng)墓位于淮安區石塘鎮(原建淮鄉)孫趙村南。楊士驤(1860—1909)字蓮府,清末直隸總督,北洋大臣。
28.jpg (59.63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2-18 11:18 上傳
原墓地規模較大,有望柱、石像生等石構件及享殿建筑,后毀于“文革”,現存墓、石碑等少量遺存,其中墓封土直徑4米,墓高2.5米,墓基為青磚壘(lěi)砌,墓丘黃土堆壘,墓南豎1殘碑。今為淮安市文物保護單位。
29.jpg (44.9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2-18 11:18 上傳
光緒二十二年(1897年),2名德籍教士在曹州巨野被義和團所殺,德國以此為借口出兵強占膠州灣及膠州(今膠州市)、即墨等地。1898年,德國侵略者向清政府提出租借膠州灣,租期99年,準許德國享有修筑膠濟鐵路的特權。德人還提出為了保證鐵路沿線的“安全”,“自膠至高密悉為德兵所駐守”,并擁有沿線兩側30華里內礦產開采權。德國的無理要求理所當然的遭到山東及全國人民的反對。清廷也以山東距京師(今北京)近在咫(zhǐ)尺,一直未在不平等的《膠澳租界條約》上簽字。
30.jpg (55.99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2-18 11:18 上傳
楊士驤到任后,整飭(chì)曹州一帶,“行清鄉法”,嚴厲督捕“盜賊”,沿鐵路線地區的社會治安有了明顯好轉,使德人找不到沿線駐軍的口實。然后,他以隆重的禮儀與“德酋”談判,“以歡結之”,“漸以理勢開曉”,與之進行有理有節的斗爭。《辛丑條約》簽定以后,八國聯軍相繼撤出京津地區。楊士驤趁勢進一步與“德酋”交涉,終于使“德人竟撤兵還我利權”。德軍首領“且請其國主賚(lài)楊以寶星也”。楊士驤在外交上取得了重大成功。
31.jpg (34.1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2-18 11:18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