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
x
【郎眼看淮安·醉美淮安區】圖片版 中國漕運總督部院部院 小攝郎原創攝影 · 版權所有 · 請勿轉載
漕運廣場.jpg (166.96 KB, 下載次數: 1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21 14:16 上傳
寫在前言:淮安區是國務院首批命名的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從東晉到明清,淮安區一直作為郡、州、路、府的治所。明清兩代是漕運總督部院所在地,曾與蘇州、杭州、揚州并稱為大運河沿線上的"四大都市"。
淮安區集名人、名勝、名著、名菜于一身,自古人杰地靈,人才輩出,是全國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揚菜系的發源地之一。
2016年11月,淮安市淮安區被國家旅游局評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郎眼看淮安·醉美淮安區】系列圖片展均為小攝郎本人原創攝影,部分文字來源網絡資料,其中有單反相機、航拍機器、手機等攝制工具,分享美圖旨在展示淮安區家鄉的美,了解家鄉的人文歷史典故,前期先推出圖片版,后期將推出視頻版。
漕運廣場-5_副本.jpg (333.35 KB, 下載次數: 1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21 14:11 上傳
歷史上曾主管全國漕運的惟一機構--總督漕運部院,位于淮安區的城區中心,占地約三萬平方米,與楚州標志性建筑鎮淮樓、淮安府衙大堂在同一條中軸線上,它是中國封建社會經濟興衰的歷史見證,更是華夏文明的一大奇跡。
漕運廣場-1_副本.jpg (115.35 KB, 下載次數: 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21 14:11 上傳
漕運廣場-2_副本.jpg (147.1 KB, 下載次數: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21 14:12 上傳
漕運廣場-3_副本.jpg (81.66 KB, 下載次數: 1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21 14:12 上傳
漕運廣場-4_副本.jpg (63.06 KB, 下載次數: 1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21 14:12 上傳
漕運廣場-6_副本.jpg (339.63 KB, 下載次數: 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21 14:12 上傳
漕運總督署位于淮城鎮鎮淮樓北側舊城中心高地上,占地約3萬平方米,其主體建筑與分居南北之鎮淮樓、淮安府署位于同一中軸線。考諸鄉邦文獻,宋乾道六年(1170),錄事陳敏于此建衙署,元代為淮安路總管府署,明洪武元年(1368),改建為淮安府署,三年復改為淮安衛指揮使司,萬歷七年(1579),都御史凌云翼將總督署由城南府街永安營移于此。漕督李三才并創大觀樓,建東林書院,延顧憲成等講學于此。明清時期,漕運總督一般由從一品大臣擔任,故總督漕運部院的建筑規制、品位很高。漕督署經兩朝總督多次整飭、增修,成此格局。
折疊建筑形態它畫梁雕柱,飛檐翹角,雄偉壯觀,氣勢恢弘。整個建筑群計有房213間。門前有寬大雄偉的照壁,右邊有票事房;照壁右有吹亭,左有鼓樓,門前兩旁有一對兩丈多高纖塵不染的巨型白礬石獅。中軸線上建有大門、二門、大堂、二堂、大觀樓、淮海節樓。東側有官廳,書吏辦公處,東林書屋,正值堂、水土祠及一覽亭等;西側有官廳,百錄堂,師竹齋、來鶴軒等,大門前有照壁,東西兩側各有一座牌坊。以上建筑,于20世紀40年代被逐步拆毀。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總督漕運部院衙門前有一對全國罕見的、纖塵不染的白礬石獅。據說,是元代波斯進貢的兩對藝術珍品,共進貢兩對,一對運往京都,一對留在淮安(可惜,留在淮安的這對石獅,"文化大革命"中被砸成碎塊)。
折疊歷經用途民國時期,總督漕運部院東側辟為人民體育場,1988年,淮安市政府為漕運衙門重建門廳9間,中間3間面闊11米,門楣置"總督漕運部院"匾額。2002年8月,楚州區于修建市民廣場施工中全面揭示了明清漕運總督署遺址。在遺址清理中又發現部分宋元建筑遺存。此次遺址發現伊始,政府立邀南京博物院考古專家發掘考證,研究制定保護方案,并亟報省人民政府,被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家交通部亦派員考察,撥付修護經費。遺址公園由蘇州市景觀設計院設計,承建者為區房產管理局。遺址公園由兩部分構成,一為署前廣場,恢復儀門、鼓亭等,兩側置以石獅,氣勢威嚴而壯觀;一為督署大堂、二堂、大觀樓遺址保護區。已恢復原地坪標高,且將發掘物一一復位,觀之可想見漕督署當日之格局。保護區以下沉廣場之法,周邊圍以花崗巖雕欄,內植喬木,視覺通透而管理封閉,兼得保護與觀瞻之利。
折疊編輯本段修復即將告竣經省文化廳、省文物局批準,從2010年11月底對漕運總督部院遺址進行恢復性保護修繕。經廣大文物工作者辛勤努力,該工程即將竣工。至此,中國目前規模最大、規制最高、影響最深遠的漕運府衙機構,將以歷史的本來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 據明代楊宏、謝純編撰的《漕運通志》記載,掌控漕運的機構全稱為"總督漕運行政公署",它"統衡七省,遙稟兩省"。漕運公署最高官員由中央派朝廷六部大員或皇親國戚擔綱。至清代康乾時期,漕運更為興盛,規模擴大,漕運關乎國運越來越重要,因此規制上升,官階擢升,遂改明代總督漕運行政公署為總督漕運部院。總督一般由八旗官員擔當,只有極少數漢臣擔任。 按照封建帝王時代的建筑規制,整個漕運總督官衙的規制和規模,參照北京前門、金水橋、天安門、故宮進行建設的。現鎮淮樓前的三座橋曰"三思橋",意即進入官府衙門須三思而后行。現鎮淮樓建于宋代,至明代為漕運行政公署的鐘鼓樓,也叫譙樓,樓后(鎮淮樓東西路交匯處)是照壁,照壁兩側分別是"寧靜"、"致遠"的三門五斗過街木牌樓。牌樓后樹立兩根旗桿,分別懸掛龍旗和漕運總督部院旗(二品以上官員才享有"樹旗"特權)。旗桿后有東西兩亭,各曰"旌善"和"申明"。總督府衙大門前有一對石獅,與北京故宮前石獅同等規制。漕運總督大門楹聯曰:"地居漕運中,水欲治,漕欲通,涓涓細流,點滴皆從心上過;官為群民主,寬以恩,嚴以法,一方士庶,啼笑均到眼前來"。大門后為規模宏大的建筑群,計600多間。鎮淮樓、總督漕運部院在同一中軸線上。 清朝末期,由于通津浦(鐵路),解海禁,加之運河疏于疏通,漕運日衰。1908年撤漕運,總督漕運部院改為江北陸軍學堂,后毀于戰火。 具有1000多年歷史的漕運衙門,積淀下經濟、文化、交通、運輸、稅收、漕糧、漕兵、漕略、漕渠、漕議、漕船、漕倉等大量信息。為真實地展示漕運歷史,我區曾對漕運遺址進行整理,但沒有將原貌完全展現出來。此次在省文化廳、省文物局大力支持下,區委、區政府下大力氣、花苦功夫,追根溯源,憑經據典,本著忠于歷史、忠于原貌、無愧后人的原則,組織有經驗的文物工作者和考古人員,按《淮安府志》、《山陽縣志》記載,對原總督漕運部院二堂以南的原建筑群遺址進行保護,對大門以南的部分標志性建筑進行復建,再現歷史"符號"。 按規制,帝王之宮殿、行宮上蓋金色琉璃瓦,配"和璽"彩繪,柱為紅色,門為朱紅底配金釘金銜金環,此配色為皇家獨享。一、二、三品大員,門、柱為墨綠色,門為墨綠底配銅釘銅銜銅環。以恭親王府為例,和珅為朝廷一品大員,權傾朝野,富可敵國,但其建筑配色也不得越制,乃為墨綠色。四、五品官衙的柱、門為黑色,門釘門銜門環為錫制。六、七品官衙的門、柱為棗紅色,門釘門銜門環只可為鐵制。因此,總督漕運部院大門改為墨綠色,是完全按封建時代建筑規制來恢復的。 本次保護性修繕恢復了龍旗、漕運旗旗桿,"旌善"和"申明"碑,影壁,再現了宋明清三朝漕運遺址地層。 為便于游人參觀,修繕時將原有的凌亂的石構件有序排放,并設立了14個展示臺,用木棧橋相連接,并打通了從中國漕運博物館到遺址公園的通道。 資料來源:360百科
|